荣立二等功2次,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士官”、全国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被宣城市委、市政府授予“抗洪勇士”荣誉称号。
入警6年来,郑建成参加灭火救援1600余次,成功解救了“7.21”桃源仙谷被困群众、“8.16”九道湾被困游客等130多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次。
4月29日下午,新疆阿克苏库车县乌恰镇萨喀古村五组102号,一名两岁维吾尔族幼儿不慎坠入深井,库车县龟兹消防中队特勤班班长郑伟和战友们火速前往救援。
李帅入伍后,不仅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表现优异,工作之余,还积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帮助了许多困难群众。
他始终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英勇无畏,冲锋在前,颇有“拼命三郎”的气势;奋勇当先,甘于奉献,极具《士兵突击》许三多”的架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历了严寒酷暑的磨练,高明涛已经由一名"门外汉"转变成了一名消防业务骨干,夜以继日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拼搏,更是铸就了他铮铮铁骨和一身过硬本领。
绵竹市清平乡发生泥石流灾害,他和战友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救出了7名被困群众。在没有休息,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为保护清平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站岗值勤。
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在肩,“除火患,保平安”,这是我们永不改变的誓言!
2013年2月1日,叶凯靖在扑救台州椒江三甲街道石柱工业园区新乐钢木家具厂火灾中,为搜救被困群众,吸入有毒高温烟气,英勇负伤。
李海峰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2010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中央政法委“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
李长春同志,17年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不辱使命,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万余次,抢救和疏散群众数百人。
李鹏入伍6年来,先后参加火灾扑救216次,抢险救援558次,救助被困群众167人,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河北省十佳士兵、河北省公安现役优秀士官、石家庄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援中,陇南支队武都中队上等兵冯智鑫在泥石流中背出1名被困老人,和战友们一起解救群众11人,挖出遇难者遗体12具,向灾区送水200余吨。
“当兵就要当好兵,当兵就要当标兵”这是王学青给自己定的目标。在中队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扎扎实实认真履行职责,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5年前,桑武从内蒙来到大连,成了一名消防队员。15年,他始终战斗在浓烟弥漫、险情重重的火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震后的人员搜救中,吴小波钻入倒塌的房屋,冒着随时有可能被掩埋的危险,从废墟的瓦砾中将一对母女救出。
参加灭火救援50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20余人;冒着爆炸危险快速破拆变形车辆救出被困人员;倒立悬垂进入震后废墟,从死神手中抢救出两名被困100多个小时的女工……
长期默默无闻守护布达拉宫的藏区干部,爱民为民,维持游客次序,长期照顾孤寡老人。
入伍五年来,他始终都屹立于战斗的最前沿,他每年要参与处置各类火灾、救援和社会救助上百次。大灾大难面前,他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扛起生命的桥梁。
入伍14年来,参与灭火救援战斗1000余次,在各类急、难、险、重事故的处置中,共抢救出100多条生命。
入伍10年来,荣立一等功1次、浙江省“模范人民警察”、绍兴团市委“五四青年奖章”、浙江省公安厅“优秀共产党员”。
公安部“优秀消防卫士”、省消防总队“十大消防卫士”、“嘉兴市十大我最喜爱人民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嘉兴市十大杰出青年”。
10年前,他失去了一条右腿,为了在火场中将战友推出险境。10年后,他面临死神的挑战,因为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
文伟坚持在艰苦的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与肆虐的大火、汹涌的洪水拼杀搏斗,用青春、汗水和热血保卫着“月城”西昌人民生活的安宁,展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入伍以来,他共参加过各类灭火救援战斗500余次,每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紧急关头,他都敢打善战,冲锋在前。
入伍9年来,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1600余次,从高空、高速公路、深井、火场等处救出了上百名遇险群众,为国家和人民挽回财产损失约2000多万元。
入伍16年来,蒋爱兵先后荣立一等功4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9次。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2003年11月3日凌晨,身患重感冒的江春茂不顾病体,随队迅速赶到现场,根据火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中队负责西面的灭火工作。
为搜救被困群众,作为副指导员的田思嘉,带领和指挥灭火攻坚组深入火海扑救。田思嘉被气浪冲倒,人员受伤,经全力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牟波,男,汉族,重庆合川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1983年2月出生,2003年6月入伍,武警上尉警衔,现任阿坝州公安消防支队马尔康县大队助理工程师。
2012年,泸州市遭遇50年不遇洪灾,泸州消防支队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涌现出一个个最可爱的消防战士——纳溪区紫阳大道消防中队战斗员刘鑫是其中之一。
火海生死,苏丹维和在和平年代经历了荷枪实弹的考验,他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与磨练的荆棘之路,他就是天津市消防河北支队的曲彦年同志。
肖显辉从一名士兵到抢险救援班长到代理排长到后来的队长助理, 16年来,他参加灭火战斗1020余次,抢险救援480余次,社会救助600余次,营救群众84余人。
许劲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他知道,他和战友们的付出才换来社会安定祥和、铸就消防队伍永不磨灭的辉煌。
肖树广,男,30岁,中共党员,2001年入伍,现任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海口支队秀英中队中队长。入伍10年来,肖树广共参与灭火抢险救援700多次,直接抢救被困群众100多人。
王铁成克服一个又一个管理上出现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人的成绩,但是他仍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说,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因为我站在集体的肩膀上。
刘健明入伍九年来,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部消防局评为“优秀队员”,多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党员”和“训练标兵”。
在一起交通事故救援中,他抱着被困人员高举着输液的吊瓶,持续了40分钟;消息一经发布,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这个消防员被网友誉为“最美吊瓶哥”。
肖林斌,这个90后的消防男孩,当兵3年,参加灭火救援战斗465起,抢救群众29名。然而,肖林斌没有豪言壮语,生活中的他很多时候甚至不大会说话,在陌生人面前,他还有些拘谨。
陈俄月现为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保亭中队三班班长。2012年在“5.31”洪水救援中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
胡庆松,一位与其无亲无故的“90后”消防战士,跪下去,嘴对嘴地为她吸出浓痰,做人工呼吸,最终使老人转危为安。
他共参与灭火和抢险救援共2000余场,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这就是一名海岛普通消防人。 他不会说,只会一如既往的将心扑在工作上,因为那是他的使命。
林晋杰始终以“三句话”总要求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命令,在漳州“3.20”天然气槽车侧翻泄漏事故中,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圆满完成上级交予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先后被总队、支队授予“三等功”两次,“嘉奖”四次,2010年参加玉树地震救灾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1年被青海省省政府评为“灭火救援先进个人”。
12年,黄磊磊扎根消防部队最基层;12年,他坚守“我是一个消防兵”的铮铮誓言,他从一个瘦弱稚嫩的新兵成长为一个个灾难现场的百姓守护神。
李锐入伍12年来,参加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6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100余人,荣获甘肃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一次荣立一等功,四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
“作为一名消防战士,苦练本领是我的义务,服务人民是我的职责。对人民要有火一般的热情,对工作要有钢铁般的执着。”张利始终怀着火与钢的精神,在从军路上阔步向前。
入伍13年来,周志博带领官兵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000余次,营救了数百名群众,挽回了上亿元的财产,他后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5次获得个人三等功奖励。
他先后5次被评为先进个人,5次被总队表彰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并以全票当选石嘴山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被授予“宁夏首届十佳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入伍10年来,他始终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中队业务骨干和优秀基层指挥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入伍三年来,先后被部队表彰为后勤业务能手、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陕西电视台FM99.9栏目组将其评选为十八大优秀基层消防官兵。
全国铁军比武“消防铁人”项目冠军,将冠军奖金3万元捐献给希望工程,参与灭火救援战斗300多次。
赵登武入伍12年来,扎根消防监督第一线,勤学精进,努力工作,克己自律,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深受广大官兵和驻地单位群众的一致好评。
入伍14年来,葛启发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参加灭火战斗1300余次,抢险救援战斗180余次,参加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等为民服务活动550余次。
2000年以来,作为黑龙江省消防部队唯一一名基层中队女干部,她在消防工作岗位上率先垂范、英勇顽强、兢兢业业,忘我奉献,先后参加和组织指挥了1327次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
徐刚,11年警营生涯;11年艰辛付出,11年赴汤蹈火,11年军功闪烁。他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用忠诚和果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
徐长青,一个年仅33岁的普通共产党员,却有16年的时光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他把在平时训练获得的体能、技能很好地运用于实战,成功处置各类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两千余起。
袁兴明入伍十五年来,他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始终奋战在灭火、抢险救援的第一线,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都会挺身而出。
都说军营是男子汉的世界,作为一名女性大队长,邵力对战士爱得真切,对事业爱得执着。16年来,她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十余次,2011年3月,被合肥市评为“最美妈妈”。
陆少先入伍18年来,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3次,多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巴州消防支队对外宣传的通讯员,为了拍摄更好的火灾画面,为了真实纪录一线的战友,达林塔同志用手中的摄影机和战友们一同记录下时代的印记。
入伍5年来张翰良在业务训练、灭火救援等工作中一直冲锋在第一线,先后参加灭火救援3000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为中队战士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1年的红门生涯,他从事过消防抢险、核生化爆各个战斗岗位,出警2000多次,成功拆除12枚爆炸装置,收缴废旧炮弹1800余枚。
在迎战强台风“海葵”中,韦丁日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仅8日一天中,共出警20余次,与暴风雨战斗,冒着狂风暴雨,穿梭于城区的大街小巷,全力救助在风雨中遇险的群众。
入伍10年,面对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退缩,在灭火救援现场攻坚克难、屡建战功,用忠诚和勇气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顾辉辉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树立革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忠实履行一名消防战士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一直奋战在灭火救援及执勤保卫第一线。
文再富入伍18年,共参与和指挥灭火战斗、抢险救援3000余次,救援和疏散被困群众1000余人,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
是谁从军10年,却无怨无悔地扎根基层,把自己的身心献给祖国的消防事业? 是谁舍小家为大家,用青春、热血演奏了一曲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辉煌乐章。
入伍十六年,先后参加过“12.13”重庆火车西站液化气槽车泄漏、“12.23”开县特大井喷、“4.13成渝高速特大车祸”等抢险救援作战及“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等战斗上千次。
叶生拜克同志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连续奋战,积极投身于抗冻救灾的第一线。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是人民的子弟兵,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消防兵出现。”
沪昆高速公路三穗境内张家湾桥处发生交通事故,大量乘客被困车内,三穗消防闻警出动前往救援。三穗消防中队的战士华明把战友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一辆罐车拖挂致伤。
“他一次次冲向危险,为的是心中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他一次次和死神挑战,为的是把生命的阳光带给他人;消防战士以奋不顾身的气魄和胆识,树立了舍我其谁的英雄群像。”
陈禹同志,现任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司令部战训处副处长,武警中校警衔,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工学硕士,灭火技术专业工程师。
在耿春波的带领下,高新区(新市区)大队获得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新疆消防部队巾帼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示范单位。
何山,23岁,丰台区公安消防支队五里店中队文书。这名2007年入伍的老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五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防城港市降雨量大增,一辆卧铺车遭遇洪水围困。消防员谭忠能和农本豪用肩膀扛起梯子,架设救命通道,成功将26人救出。视频在网络热传,网友称他们为“桥兄弟”。
2012年2月1日,苏州工业园达运精密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孙茂珲和战友头戴面罩、身背氧气钢瓶,迅速开展搜救工作;经过两轮搜救,130多名被困员工被成功营救。
入伍十三年来,他完成了灭火和各种抢险救援任务1800余次,抢救遇险人员400余人,参与社会救助活动500余次。他是官兵们眼中的抢险救援能手,是消防部队的技术尖兵和岗位能手。
从警10年来,作为一名基层消防中队的业务骨干,陈华军始终都战斗在最前沿。大灾大难面前,他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扛起生命的希望。
李建林同志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武警学院消防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
入伍七年,他当过抢险救援的战士,开过车,做过通讯员,每个工种他都完成得很出色,大家都称她“文武全才兵”。
2010年3月29日,双鸭山市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有可能坍塌,情况异常复杂。杨伦主动请缨要求下井救人,三进三出深井成功将被困者救出。
入伍9年的军人生涯,他参加过1500多次的灭火救援,保护国家财产价值近千万元,抢救遇险群众近百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士官。
2005年以来,王洪伟同志连续7年被记功表彰。每一枚军功章都见证着他对消防事业的热爱,见证着他在灭火救援一线战斗中的无私无畏、勇猛顽强。
2013年3月8日20时50分,山西省原平市中阳乡下神头村村外山坡发生大火。在扑救过程中,阳军、班行行两人被卷入火中,“我没事,你们赶快走!”这是阳军最后一句话。
在青海玉树一线抗震救灾期间,为解救受灾的群众,保卫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刘仲东同志总是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战斗在余震不断、危机遍布的灾区之中。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刘亚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在废墟中连续救援两天两夜,他和战友一刻不停地与死神展开争夺,从废墟中营救出45个孩子。
孙洪友先后参加灭火救援900余次,参与拯救遇险群众260多人;2010年6月30日,他带领的泰山中队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泰山卫士”荣誉称号。